(新名詞與新思維)0005 〈我的插畫攝影〉
專業白痴
近日,媒體報導說,有一位小學老師,以教室有老鼠為由,不准她的一位患有血糖太低的學生吃巧克力,結果造成那位學生險些暈倒出事,家長強力反彈,憤而揭發此事。
我們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心存尊敬。只憑媒體的一面之詞,當然不足以評斷老師和學生、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是非對錯,再說,研究誰是誰非,也不是本文想要討論的重點。
這件事將如何落幕,不得而知,然而,它倒是提供了整個社會,認真的去醒思一些平時可能被集體忽略的問題。
究竟,「規矩」和「人命」哪個重要?
究竟,公務人員為了「便宜行事」、因為「粗糙思考」,表面上認真負責,實際上傷害到無辜,要如何認定?
究竟,教學專業的老師,在對小孩子的生活照顧方面,夠不夠專業?
究竟,我們的社會,有多少人經常把「人道」和「特權」混為一談?在應該人道的時候,指責那是特權;在不應特權的時候,卻假借人道要求特權?
究竟,類似這樣的「準不幸」,還有多少?
究竟,有誰能阻止類似這樣的「準不幸」再度發生?
如果,我們假設,所有的專業都是可以信賴的,也是應該信賴的,那麼,有誰利用這個信賴的盲點,在「虎 弄」眾人?有誰穿著專業的外衣,骨子裡卻一點也不專業?不敬業?
最近,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:「極端聰明的人,可能作出極端愚蠢的事情」,事實上,「非常專業的人,也可能作出非常不專業的事」,這不只是「知識障」的問題,也是「同理心」的良知完全被「霸權心態」矇閉的問題。簡言之,就是「無知」外加「沒良心」。
一個不專業的人可能因為不懂,而去請教一位專業的人,而專業的人若「以為自己什麼都懂」,卻不分青紅皂白的作出非常不專業的事,甚至出了問題還在那裡哭泣,試圖博取眾人同情的說:「我的出發點是好的。」「我沒想到會這樣。」「我平常很認真。」「我……」其實都為時已晚,於事無補。
人非聖賢,本來就有犯錯的可能,犯錯也不是完全不能寬恕。不過,若是因為「專業白痴」或「沒有同理心」而犯錯,實在很難讓社會為他找到可以原諒的理由。
(文 / 胡順成)
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新名詞與新思維)0004
請按下列網址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1370&prev=1442&next=1365&l=f&fid=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