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2317&prev=2373&next=2295
誤判,可能奪人生命、毀人錢財,那往往不只是疏忽,而是對別人生命權的不尊重。 ─── 松井雁 新聞報導,最近某外包工程,有工人誤把220伏特電壓的電源接到110伏特電壓的電源線,導致上千戶的家庭電器瞬間同時燒壞,損失和後續的賠償問題,據說是複雜到難以估計。可見,220伏特電壓的電錯接到110伏特電壓的電源線,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,多到嚇壞人,說不定這個工人窮其一生都賠不起。 有一個人被請到警局作證,因為他是搶案的唯一目擊證人。這個人有凡事「差不多」的壞習慣,所以,對搶匪的描述,從身高、衣著顏色、性別、特徵、到使用的交通工具,都在沒有很確定的記憶下,指證歷歷,亂說一通。 這種「差不多」的指控,對於無辜被捲入的「嫌疑人」來說,簡直是「天大的橫禍」。 有一個人非常節省,每次用剩的藥品都留下來,遇到家人有看起來「差不多」的症狀,就拿出來使用。這種自己當起「醫生」,亂判斷、亂投藥的結果,極可能延誤就醫,造成藥物過敏或其它副作用。通常,病狀看起來「差不多」,病情也許「差很多」。 「差不多」被一些人用來做為「將就」、「不計較」、「無所謂」的美德,確實對化解紛爭,減低傷害,可能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。不過,這種「美德」,有時候卻會變成「缺德」、「害死人」的惡習,令人不敢恭維。例如上面所說,那個目擊者亂指控的行為,不是缺德是什麼? 說到「差不多」,胡適先生寫了一篇「差不多先生傳」,就有很生動的描述,「紅糖」和「白糖」都是糖,好像差不多,用法卻很不一樣;「山西」和「陜西」只有一字之差,距離卻相差十萬八千里;「十」和「千」差一撇,好像也 差不多,實際上整整差了一百倍;「牛醫」是「醫牛的大夫」,醫治人就不能「差不多」;小數點點錯一個位置,看起來差不多,生意上卻可能雞飛狗跳,虧大了……… 社會上有些人,什麼都差不多,最後變成「是非不分」、「真理不明」的爛好人,這種人在選舉的時候,最容易被候選人的「烏賊戰術」所矇蔽。「某人如何如何,某人也差不多」、「某團隊如何如何,某團還不是一樣」。果真,「差不多」這麼好用嗎?拖人下水就能「漂白自己」嗎?「說某甲不好就等於某乙好」嗎?當然大有問題,也是轉移焦點的把戲,細究根本通不過邏輯的檢驗。 佛經《大智度論》裡有一個「愚人吃鹽」的故事,大意是「有一個鄉下人從沒見過鹽巴這種東西,有一天,這個人看見一位廚師忙著做菜,正在把鹽巴灑在食物裡,於是就好奇的問廚師。廚師回答說,灑這種叫鹽巴的東西,會使食物變得很好吃。這位鄉巴佬心想,鹽巴可能是很美味的東西,於是就一把抓起鹽巴往嘴裡塞,沒想到鹽巴竟然既鹹又難吃極了,這個愚人愁眉苦臉,急得趕快吐出來。」 「使食物變得很好吃」和「很好吃」完全不一樣,鄉下人用「差不多」的想法,做出「吃鹽巴」的蠢事,說來也不令人意外。 這個看起來很像「寓言」的佛經故事,隱含著凡事要先「釐清本來面目真相,才不會變愚痴」的深意。另外,鹽巴調味,目的在讓菜餚變美味,唯有適量,合乎中庸與自然,才能達到調味的目的,過之或猶不及,都將偏離「智慧德能」的境界。 「差不多」和「差很多」,是分辨智者或愚者、達人或外行人的「量尺」,某些場合,也是認識一個人慈悲或造孽的「量尺」。 和稀泥式的鄉愿,看似「圓通」,實際上恐怕是如胡適先生所說的「懶惰」,「無明」、「對錯不分」的愚痴吧! 古人說:「失之毫釐,謬以千里」,差不多先生眼花花,心花花,錯把「冬瓜」當「西瓜」,不只是笑話,也是莫名其妙的悲劇。 (文、攝影 / 胡順成) 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新名詞與新思維)00015 請按下列網址】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2295&prev=2416&next=2265&l=f&fid=15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