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《莫非定律》中有一句話說:「政客一旦有想
法,那個想法一定是錯的。」如果,傲慢、敷衍的
人有想法,我想,一定也符合《莫非定律》,那個
想法是錯的。
有一位朋友,很講究生活情調,某日,他想利用週末,和他的太太到餐廳去共進晚餐,就打電話去訂位,他訂了一個靠窗的兩人座,希望在很優雅的氣氛中,好好的犒賞他的「老婆大人」。
週末,他們準時到達餐廳,服務小姐卻告訴他們:「兩人的座位已經全部坐滿了,只能夠併桌」。那位朋友聽了,火冒三丈,拉著他的太太往外走,不想聽服務人員的道歉。他的太太勸他:「人家都道歉了,何必一定要和人家過不去,乾脆既來之則安之。」後來,這位朋友才沒好氣的勉強坐下來。
以前,有一位有頭有臉的大官,在某公開場合致詞,講完話,剛好要走入舞台後方,他的幕僚追上前問他,有記者要訪問他,問他要不要接受訪問。他不想接受訪問,就隨口對他的幕僚說:「我懶得回答他的問題,你就敷衍他幾句。」無巧不巧,當時的舞台,並沒有將麥克風的聲音關閉,這位大官和他幕僚的對話,很大聲的播放出去。後來,這一段「橋段」,被當成新聞,全程放送,結果,全球的觀眾都知道了這一回事,記者連訪問都不必,就採訪到這則丟人現眼的「敷衍」新聞。
最近,「馬上就好」,變成一句全國民眾琅琅上口的流行語,從選前被傳誦到現在,這一句曾經是最有魅力的「選舉訴求語言」,贏得了壓倒性的高票,如今,卻因為股價下跌,油價電價上漲,物價也上漲,諸多方面都無法兌現當時的承諾,被改編成多種「暗諷」的版本,例如「馬上就漲」、「馬上就Ⅹ」…… 甚至有民意代表質疑這句話有「騙選票」的嫌疑。為了緩和群眾的情緒,官員竟然改口說:「要改成馬上慢慢好」。馬上有立刻的意思,慢慢卻在時間上有緩不濟急的味道,任何學過語文學的人都知道,兩者的語意之間相去甚遠,卻還可以這樣「說文解字」,豈不讓人錯愕。難怪有朋友就無奈的說:「果然是官大學問大」。
當然,新官上任,假以時日,是可以被諒解的。問題出在,有官員補充說:「那是選舉語言」,選後「馬上」要改成「慢慢」,完全把「無信不立」的普世通則,拋到腦後,公然自打嘴巴,這恐怕才是遭人詬病的地方。
看了《莫非定律》說:「如果你說服不了別人,就把他們搞糊塗。」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,專家學者說話,自有其博學、獨到的精妙之處。如此玄機,我真的學不會,你呢?
再舉個例說,某甲向某乙借錢,承諾說:「等我過了這一關,我就馬上還」,沒想到後來順利的「過了這一關」,當事人就立刻變臉改口說:「以前說的馬上還,只是借錢語言」,現在錢已經借到了,應該改成「慢慢還」,甚至沒有說「什麼時候可以還」。這樣前後不一的逆轉,還可以說得好像是理所當然,好像是以此為榮,豈不是間接承認,當時的「沒誠意」和現在的「賴皮」?可見,無論是誰,有怎樣的心態,就很容易脫口說出怎樣的語言。
如果天下人都以此類推,那麼,是不是「選舉有選舉語言」、「求婚有求婚語言」、「借錢有借錢語言」、「求職有求職語言」、「求才有求才語言」、「做生意有做生意語言」…… 反正,大家為達目的,都不擇手段的花言巧語,「騙票」、「騙婚」、「騙錢」、「騙機會」…… 語言滿天飛,謊言處處有,你相信了那是「語言」,卻沒料到那是「謊言」。可能有人也會說,這豈能怪人家,要怪就怪你自己太天真、太單純了。
孔子說:「巧言令色,鮮於仁」,這句話,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謹記在心?多少人引以為恥?
上一篇部落格文章「回歸真心」,我想強調的是,真心的可貴,極力建議,停止虛假、操控,操弄,捨棄「顛倒夢想」,其實,心裡也很清楚,人微言輕,淨土仍遙。
有格友留言說:「想想人真的很虛假」;還有格友回應說:「談誠實,不難,但是要完全誠實,恐怕要多準備一點《創傷藥》,給自己,也給別人。」
現在,社會上很多人都在鼓吹「同理心」和「入世修行」,在我的認知裡,做為一個人,就算「誠實」有時不符合現實的需要,至少也要「有誠意」、「講信用」,願意「謙卑」,能夠「懺悔」,再退而求其次的說,至少也不能「過河拆橋」、「敷衍了事」,「說話不算話」吧!
(文、圖 / 胡順成)
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緩慢生活‧看世界)0030
請按下列網址】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5239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