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,別說我老


 


年輕的時候,從來沒想過,有一天自己也會變成一個五十歲的人。忙著求學、忙著上班、忙著結婚、忙著做生意和帶小孩,忙著一般人都會忙的事情--賺錢、養家。


我唯一和人不同的是,就算再忙再累,從沒有放棄過創作,包括繪畫和寫作,與其說這是我的興趣,不如說這是我的志業。我從中得到了挫敗的撫慰,也從中吸納了強勁的鼓舞。不停的走下去,讓我不停的發現,自己有太多的不足。


有人說:「當你不斷的在否定自己的作品時,正意味著你的眼光越來越高,要求越來越嚴,這是進步。」我也是這樣覺得,人如果沒有進步,就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。


繪畫和寫作,我涉入很深,成就很少,但是體會和收穫,憑良心說一大籮筐。


我用時間、精力和堅持,以「蝸牛爬樹法」默默耕耘,也耕耘出了一些小小的結果。我開過許多次畫展(國內外收藏家都有我的畫作)、得過一些獎項(含日本、美國);經營過畫廊、沒賺到錢卻賺到許多人脈和經驗(畫壇的人脈和畫畫的經驗);寫過報紙專欄(自由時報兒童版的「趣談台灣」、「畫畫有訣竅」);出過幾本書(例如「每天給自己一個掌聲」、「愛就是要說抱歉」)、應邀做過一些演講(圖書館、學校或企業),也上過若干次電台的談話性節目(談讀書心得和勵志人生),一個從事創作的人,需要藉著持續的發表和不斷的沉潛,來累積藝術的能量。


   四十幾歲,就在這些忙忙碌碌中輪到了我,等到我踏上留學之路,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。當初,有點遺憾,心想,要是能年輕一點就出國留學的話,也許可以減少許多藝術創作路上的摸索過程和阻礙。反面來想,我也曾告訴自己,這個年紀出來,一定能看到、體會到,年輕時出來所看不到、體會到東西。這樣想想,除了感恩,還是感恩。人真的不要怨天怨地,而是要謝天謝地啊!


 我對自己在繪畫和寫作的表現上,始終很不滿意,也因為這樣想,我一直秉持著虛心學習,廣泛吸收,從不設限的認真態度。我自學過、拜師過、否定老師的那一套過、迷惑過……我始終努力的學習,孤獨的摸索,我曾經花很多時間,在繪畫材料行和老闆聊天,討教各種畫材的特性,也曾到過很多畫家的畫室取經,我知道,自己的實驗熱情一向很高。


我用放大鏡的方式去鑽研繪畫創作,在遊走畫廊、參加畫展、開畫廊的那一段時期,有好多機會接近名人或名家,我始終對他們的想法感到好奇,也處心積慮的想探求他們的「思維」和「撇步」,因緣聚會,讓我學到很多油畫創作上的技法。在某些機會中,逐漸體會到,觀念決定行動,觀念優於技法,我真的極需在觀念上尋求更多的突破。


大名鼎鼎的畫壇大師,旅居法國的油畫家張義雄先生,就對我說過:「畫畫需要天份,沒有天份的人,學了也是白學。」「畫畫不純然是技術好不好的問題,而是藝術涵養夠不夠的問題。」「觀念不好、態度不對的人,只能學到藝術的表面,找不到藝術的精神層面和生命力的所在。」「台灣的藝術界太重視流派的傳承,阻礙了好多後學者開創的勇氣和機會,到國外走走就知道,觀念不改,只是在浪費時間。」


他也在一次八十歲回顧展中說:「能有今天的成績,要歸功於年輕以來,幸虧沒有人捧我,只有人譏我、笑我、罵我、打壓我,使我沒有驕傲、自滿的機會。做井底之蛙,老是以為自己最偉大的人,眼光一定有問題。」


人道畫家,以畫礦坑聞名的本土畫家洪瑞麟先生,雖然在日本受過嚴格的素描等藝術訓練,最後仍回歸到「人本精神」、「人道精神」的藝術創作路途,以流暢自由的線條,刻畫礦坑底下,奮鬥不懈的礦工們如何討生活。他在一次參加我們畫會的聚會中,也告訴我:「觀念才是創作真正的動力」。


觀念,主宰著我們的生活,觀念,也主宰著我們創作的方向。我有哪些觀念上的盲點?我是一位坐在搖椅上來回擺動,有事可做卻沒有在前進的藝術工作者嗎?哪些觀念,一直是阻止我前進的頑石?


我要停下腳步,認真思索下一個階段的新方向。


申請成功,象徵著我跨出了一大步。


老天給我這個學習的新試煉,我好珍惜。漂洋過海去,別說我老,我心年輕!


 


〈文 /胡順成〉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vin h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