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格主的新聞引述】


 


 


媒體報導,基隆市有一所國小的三年級老師,在教室設置「告狀箱」,要同學互相「投訴告狀」,為此,大家都小心翼翼的過日子,害怕動輒得咎,被人藉機誣告修哩,挾怨報復。這種近乎白色恐怖的政策,弄得同學之間神經緊繃,互相猜忌或記恨,彼此心結愈來愈深。


 


這個班級幾乎成為「抓耙子」的養成教育班。家長受不了自己的小孩受到這種人格扭曲、信任瓦解、身心俱疲的對待,忍無可忍,只好向媒體投訴實情,要老師自己也嚐嚐被人家告狀的滋味。


 


 


媒體報導,台中縣大甲鎮有一所國小五年級的張姓學童,因作業沒有訂正,被老師處罰「交互蹲跳一百下」,引發橫紋肌溶解症。後來,老師認錯道歉。骨骼肌過度激烈運動會引起「橫紋肌溶解症」,這種症狀可能引發酸中毒、急性腎衰竭或休克死亡。事發後,學生住院,老師道歉,新聞可能還有後續發展。


 


●媒體報導,嘉義某大學的一名副教授,被家長投訴亂當學生,偏偏他所開的課程都是必修課,一系41名學生之中,只有15人過關,其它達三分之二的26人被死當,造成這26名應屆畢業生沒辦法畢業。教授認學生不用功,沒有理由讓他們及格。據悉學校已提出緊急補救方法,但是學生的反應認為不實在。


 


 


 


【格主的新聞眉批】


 


 


自古以來,傳統教育幾乎一面倒的灌輸學子「視尊長如天威,神聖不可冒犯」的概念,只有「學生會錯」,「尊長一定不會錯」,「絕對的服從,才能有絕對的成績」,因此,家長握有「經濟供給者的尚方寶劍」、老師握有「成績好壞,會不會死當全在我手上,或一念之間定生死的尚方寶劍」、「官大學問大」、「錢(權)」多學問多」、「訂遊戲規則的人最大」…… 從此,是非由他們論斷,好惡憑他們高興,至於公平正義、教育理念、人權尊嚴,反而被丟到一旁。


 


某些教育「專家」,一面教育下一代(甚至痛斥下一代),不可以「只要我高興,有什麼不可以?」自己卻大剌剌的在做「只要我高興,有什麼不可以?」的示範,大開專業倒車。上述三則新聞,剛好可為佐證。


 


尊長的辛苦和偉大,理應受到更多了解和尊敬,但尊長的偉大或作為,也要顧及(一)、爾奉爾碌,民脂民膏。(二)、身體的傷害,無人能為。(三)、師者傳道、授業、解惑而已。其手上的「尚方寶劍」,絕不能大於「人性的尊嚴」與「普世的價值」。因此,就算尊長如「天威」,也不等於是可以有泯滅人性的「淫威」。


 


東方威權式的教育,往往只能拷貝夫子的想法、服膺夫子的說辭,才能「得到尊長的歡心」,順利的「過關」,拿到「好成績」,這種阻卻「創意開發」與「多元思考」的教育方式,往往抹煞了天才與活潑。


 


京奧游泳的金牌得主菲爾普斯,據說小時候就被認為是過動兒童,由於他母親的不放棄,利用其好動的特性,讓他的才能終於能在游泳的世界舞台大放異彩。可見「乖寶寶」不見得有才能,「壞寶寶」不見得很可惡。可惡的是「人性的偏袒與無情的放棄」。


 


西方教育很尊重多元思考與多元才能,一味拷貝夫子的想法、服膺夫子的說辭,被視為「學習者的怠惰」,反而有可能被死當不及格,這在所有曾在西方念過書的人心中的「文化衝擊」,印象一定非常深刻。所謂「有教無類」,乃是「最崇高的心意」。那些讓班上很多人不能過關的老師,需不需要檢討一下自己的教法或評鑑法出了什麼問題?自己的誘導能力是否不夠專業?讓很多人死當,真的是「為他們好」嗎?學生和老師其實有不對等的公平,顯然,學生是弱勢,家長也是負責辛苦繳學費的弱勢不是嗎?


 


媒體報導,政府將砸下數億經費來推「有品運動」,立意不能說不好,不過,花了錢究竟能在「品德、品質、品味」的所謂「品德教育」中,收到多少成效,倒是很令我好奇?畢竟,我還不知道這個運動的推行細節,希望不只是一場「嘉年華會」而已。


 


如果那些掌握教育資源,負責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的尊長,或是那些足以上行下效的「重要人物」、「台面人物」,不思先從自己做起「有品有德」的好榜樣,整天玩著「不誠無信」的遊戲,試問,如何能讓社會免於沉淪的災難?


 


 


(文、攝影 / 胡順成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vin hwu 的頭像
    kevin hwu

    一個老留學生 kevin Hwu

    kevin h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