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國友人來台渡假,陪著他們到處看看,雖然有些疲憊,卻也多了一些聽聞和感想,我好像又上了一些人生的課程。
日籍的老太太上次來的時候,還是身體硬朗,走路的樣子和一般的中年人差不多,無論上下車,出入餐館,逛街購物,參觀故宮,看來都不成問題,連說話的聲音都還算宏亮。
怎麼才三五年不見,走路就不穩起來,也顯得對身體很沒有自信,這讓我驚覺,歲月果然是一個很無情的殺手。我自己應該也更老了,只是我沒察覺,也不相信,我以為我自己沒有「趨老」的問題,也無視於「老的存在」,和很多人一樣,我不喜歡照鏡子,我故意忽視「外在的表象」。
不承認的事情,不代表它不存在。變老,說起來不怎麼可怕,可怕的是,對於「老化的變化」,根本無法預期和掌控。
●
日籍的老太太描述了一位她的老友,在老公走了之後,和唯一的女兒相依為命,住在公家的宿舍,生活倒也還過得去。等到女兒出嫁以後,變成了獨居的老人,因為身邊有一些錢,根本沒有想要去住養老院的打算。
女兒很孝順,女婿也說:「不如搬過來一起住,好有個照應。」老太太左想右想,退掉了公家宿舍,搬了過去,並且把所有的積蓄都交給女兒、女婿。後來,所有的積蓄全被女婿弄光光了,還被女婿趕出門,女兒也救不了她。
這位孤獨的老太太因為尊嚴掃地、宿舍退掉了無處可住、身無分文、養老院也住不起,竟然選擇自我了斷,悲劇收場。日籍老太太說出這個真實故事給我聽,我看出了她對她那位朋友的遭遇感到悲傷,間接的,也似乎在說出她對未來的恐懼。
她說:「老人如果沒有留一點錢在身邊,一點保障也沒有;留了錢在身邊,又讓晚輩知道,萬一晚輩需要,不拿出來幫忙他們度過難關,也會招惹怨恨。這就是老人的恐懼和悲哀吧!」
●
現在,很多國家都面臨了高齡化社會的問題,人老了,會遇到哪些問題呢?看來全世界都一樣,健忘、生活能力變差、身體敗壞、情緒起了變化、恐懼升高、依賴心變強、醫療的開銷不確定、居家或生病入院時的照顧人手恐有問題、養老院與同住盡孝道的兩難、死亡後事與家產繼承分配的波折 ……
●
時下,失業的社會問題很多,有些年輕人不是沒有孝心,而是「泥菩薩過河、自身難保」,如果老一輩的人沒有留一些錢幫助他們做事業,他們靠那微薄的薪水也很難「鹹魚翻身」,而那些「降落傘失靈的老人」,如果失去了角色的價值感和無力解決現實的問題,也會變成「挫敗無依一族」。
每個人都是因為「恐懼」→「怕失去」→「想抓住」→「失去」→「憤怒」→「憂傷」,最後→「逃避」→ 「失去了自己和別人的肯定」。
憂鬱症和自殺的社會悲劇,恐怕都是這樣來的。
當人失去了依附感和價值感的時候,會不自覺的感到自責和罪惡。年輕人如此,老人更是。
負向思考是心靈的惡魔,我們都期待透過真實的掌控,來獲得心中的安定感和自由感。不過,世間的事情總是像天上的雲一樣變化多端,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「稱職」,永遠「無所虧欠」。
不過,當我們看清楚了「恐懼的本質」,我們就會有一股「面對的勇氣」,畢竟,恐懼永遠都存在,當我們害怕的事情發生的時候,我們終將發現,「恐懼的事情也不過是如此而已」。
日籍的老太太為她的友人傷心,毋寧也是為「老人的處境」傷心。
我們能為自己的「老後」做些什麼?積德、積蓄、積健康、積人脈、積自信、積一些可以未雨綢繆的事情。至於,降落傘失靈與否,就全都交給老天爺好了!
(文、攝影/胡順成)
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生活小故事)00032
請按下列網址】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8778&next=8756&l=f&fid=39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