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維特效應」這名詞,意指「年輕人因自尋煩惱而模仿別人,想要輕生」。
它的源起,據說是來自於天才的詩人哥德的小說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。原本哥德愛上摯友的未婚妻,曾一度心中矛盾無解,又擔心道德和輿論的撻伐,想自我了斷,以結束痛苦的三角關係,後來他發現自己的這種念頭很愚蠢而作罷。沒想到他的朋友威茲勒,正好也因為迷戀好友之妻,自知戀情無望,最後舉槍自盡。這樣刻骨銘心的我他經歷,促使他動手寫了這本膾炙人口的小說。
●
年輕的生命,因為絕望而走上自殺的道路,誠然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,必然留給生者錯愕與驚嘆,也讓親人揮不走永恆的哀傷。究竟,我們要怎樣看待這種自我結束生命的事件呢?專家學者的討論已經很多,各有見解。依我淺見,這不是「講道理」可以解決的問題,而是要當事人「想通道理」,「重新感受生命可貴的事實」才能「懸崖勒馬」的問題。
有人說:「當活著沒有意義的時候,死亡就會變得有意義」,而當「死亡變得有意義時,回過頭來,活著就會變得沒有意義」。這是一種「觀念的傾斜」,「法碼的移動」,純粹就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,事情不過如此簡單。
你看,那些「尋死」的人,不是求自己解脫,就是求他心中的人解脫。所有自殘的人,都是因為要「救贖別人」、「報復別人」、「成就別人」,要不就是「不原諒自己」、「以死謝罪」。總之,這樣的心理機轉有兩種:「一種是箭頭對外,一種是箭頭對內」,對於生命,感受到沒有出路,沒有替代方案,徹底絕望的時候,尋死的意志就會「可怕的堅定」。
在網路時代,又多了一種「群聚感染」和「偶像崇拜」的維特效應,這種效應像傳染病一樣突然刮起一陣旋風,染病者多半只是熱衷於模仿別人的行為,沒有自己的見解,也算是「盲動躁進」的「羊群效應」。就慈悲眾生生命的遭遇來說,無論多少個案,都不能單獨看待,不能當做「那是他的生死」,因為,每個個案,都是社會出包的證據與悲劇,感同身受,是做為一個人起碼的良知。
●
年輕人輕生的事件,與感情的糾葛最多,與親情的牽扯不少,至於對未來無望的不如歸去,也常見於一時的過多壓力與受挫打擊,無法洩洪,累積潰堤。
不久之前,曾看到網路新聞說,韓國在同一天之內,就有兩起年輕人網路「相約自殺事件」,令人震驚。這是什麼原因,純粹是「逞強」?「絕望」?「表達酷炫」?還是「對未來的不安」?無法得知。社會有「不利生活」的「灰色氛圍」,個人有「挑起神經的事件」,悲劇就難以阻絕。
●
我們知道,煩惱使人產生矛盾,矛盾使人產生壓力,壓力使人活在「壓力鍋」之下。抗壓無力的憤怒情緒,如果長時間都沒有宣洩與救援的管道,「壓力鍋」瞬間炸開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人為何會「想不開」,當是因為「觀念的矛盾與衝突」,「價值崩盤」,「以為方法用盡」。例如「我留下來……我離開……」,「我進一步……我退一步」,「我傷害對方……我傷害自己……」都在「我」當中打轉,找不到妥適的答案時,萬一天外飛來一個念頭,轉向「我都不做選擇」、「我逃避算了」。這一只洩氣的皮球,一旦走到懸崖,看著天地悠悠,我何不堪時,很容易興起「捲簾人去,天地化為零」的衝動念頭,若不多想一秒三分,就會讓魔鬼逮到再推一把的機會。
●
在自殺防治的說帖當中,總是鼓勵人們要「重新感受生命可貴的事實」,要「認真看待自己的價值」,要「尋求訴苦的對象」,要「多考慮一下親人的痛苦」,要「多想想自己還有的的責任」,要想到「自己還有的幸福」,……
人生中的不如意事件隨時都會發生,有的像一個巨石前的水花,有的像黑夜中的一場狂風雷雨,有的如一個睡覺中的惡夢。這些細瑣衝撞,就整個生命來看,它不過是一個個「暫時痛苦的小點」罷了,船過水波不興,我們絕不能無限上綱的讓它「成為永遠痛苦的長線」,甚至更無限上綱的「蔓延到整個人生」。活得好不好,燦不燦爛,美不美麗,都是一個著相的推斷,有主客觀的位差,而每個人的美麗終將漂流,這是世間的大公平,無人例外,何需太多的計較與爭辯?
逃避責任,不負責任,只顧自己的感受,只求一時的解脫,都是「魔鬼的誘惑」不是「陽光的想法」。
心情不好,情緒不佳,一時受挫,沒有人「關愛」,沒有人「關心」的時候,我們「單獨」而不「孤獨」;我們「放空」而不「攪和」,這時,我們為什麼不能反向思考,從「愛人」與「關心別人」出發。如果心中真正不求回報,我們還有什麼可以「取回」或「失去」?
「想通道理」,「重新感受生命可貴的事實」,才能重建自己的防衛體系與價值城堡。悲觀和樂觀,都是「蝴蝶效應」的源頭,壞的效應是蝴蝶折翼雲泥,好的效應是蝴蝶翩翩飛舞。
對於「維特效應」的狂熱,會不會單純到只是一場誤會,有人「拿生命去向魔鬼的招手」背書而已?
(文、攝影/胡順成)
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新名詞與新思維)00027
請按下列網址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9200&prev=9218&next=9129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