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


 




最近有一項統計說,高達三成二的民眾,近半年來經常感覺心


情浮躁,做事不能專心,而且顯得沒有耐性。專家認為,這是


屬於廣泛性焦慮症的高危險群。這樣的情況,如果沒有適時緩


解,將逐漸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健康。


根據梅爾的分析,一般人對情緒的管理態度有三種,第一是


「自覺型」、第二是「難以自拔型」、第三是「逆來順受


型」。


 


你是屬於哪一種典型呢?







 


沙洛維提供了五點情緒管理的建議,第一、要認識自己的情緒。第二、要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。第三、要時常自我激勵。第四、要認知他人的情緒。第五、要做好人際關係的有效管理。




 


 


絕大多數的人都好像生活得太緊繃,不給自己喘息的機會,這不只在有形的生活方面如此,在無形的心情方面,好像也不願放過自己。有人一週工作與通勤時間加總,幾近六十個小時,無日無夜,休息的時間少得可憐,卻還對自己不滿意。而且據一項統計指出,2002年之前,超時工作的多半是低薪的勞工,2002年之後,高薪的白領階級,工作的時間竟然比低薪的勞工多出兩倍。薪水越大包,付出的健康代價越大,體型變胖的機率越高。


 


在另一方面,為了追求既健康又有好品質的生活,西方國家有一部分人士正在進行一項世界性的緩慢運動,企圖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節奏過活,無論是快或是慢,藉以避免精疲力竭。


 




 


慢活,不意味著「生活牛步化」,而是要生活在「一個平衡又豐富的狀態」。快和成功,不一定會畫上等號,快和效率有時背道而馳。健康飲食、充足睡眠、呼吸吐納、肌肉放鬆,緩慢運動,或是親近大自然,都會有益於調整日常生活的速率。


 




 


 


過多的無力感,是因為我們設定了過於嚴苛的目標,卻忽略了現實面的基礎條件。過多的無力感,只會降低自己的免疫力,削減自己的樂觀度,何況,無力感還會傷害一個人的心臟血管,對健康形成極負面的衝擊。


 




 


 


美國新的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在他的演說中曾經說:「無畏的希望,並不是指盲目的樂觀,以為故意忽視問題的存在,就能化解……危機,解決……問題,無畏的希望,是指某種更為深沉的東西。」我想,或許我們也可以引伸來說:「無謂的擔憂,同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,而是需要有更健康、更多元的的認知。」


 




 


我們需要一個安全的感覺、自在輕鬆的感覺、舒適健康的感覺,不過,就算你已經處在這樣的環境,而你卻無法體會你的幸福,那麼,你的危機不是環境使然,而是你的心境使然。


 




 


心境,可以從變換觀點得到轉換,可以從提升自信得到轉換,還可以從變換視覺環境得到轉換。我喜歡水的流動,水的寧靜,還有水的生命力量,它讓人敬畏,讓人體悟到寂靜中滿溢的悠然與清爽」。


 





 


一個人獨自望著一泓碧水,靜靜的身處在水一方,整個假日的豐碩,猶勝一頓滿漢大餐。


 


(文、攝影/胡順成)



 



【繼續閱讀上一篇(緩慢生活‧看世界)0043請按下列網址】
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vin-hwu/article?mid=6187&prev=6207&next=6130&l=f&fid=18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vin hwu 的頭像
    kevin hwu

    一個老留學生 kevin Hwu

    kevin h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